海巡季刊第103期
守護 臺灣 年年有 魚 文│顏曉君 圖片提供│第一○岸巡隊 臺灣,一個被大海環抱的海鮮天堂,每當農曆 春節將近,家家戶戶餐桌上更是少不了一條象徵年 年有餘的肥美海魚,其中就以金黃色澤的「黃魚」 最為討喜,而華人在春節期間購買黃魚的食用習慣 仍未改變,但因黃魚在臺灣未有大量養殖且野生捕 獲量少,巿場上常供不應求,因此有不肖業者至大 陸地區直接向當地養殖戶或漁民購買黃魚,以走私 販賣牟取暴利。但中國業者為求黃魚賣相,常在販 賣前添加數種化學藥劑來防腐,維持外觀良好,若 以非正常管道流入市面,食安問題恐嚴重威脅國人 健康。 109 年 1 月 9 日晚間,一艘載有大量保麗龍包裝 的連江縣籍「福○號」貨船進入東引中柱漁港,進 港時為躲避安檢以清水澳口的養殖箱網漁貨為藉, 試圖以合法掩飾非法,安檢人員察覺「福○號」形 跡可疑,經拆檢後發現船上載有疑似大陸養殖之嘉 鱲魚 350 箱、黃魚 100 箱,共計 450 箱,全案依海關 緝私條例移送關務署基隆關偵辦,並持續追查相關 涉案人員及貨物來源。馬祖地區與中國鄰近,不肖 業者看準春節期間市場需求量大及價格較高時,企 圖將走私魚貨混進臺灣漁市販賣獲利。 近年來由於大陸漁船長期使用非法炸魚、底拖 網和底刺網等非永續的捕魚方式濫捕,加上對黃魚 食用量大而造成過度捕撈,大約在西元 1980 年左 右,野生黃魚數量開始下降。西元 2003 年後,中國 沿海和馬祖地區的野生黃魚捕獲量已趨近於零。當 野生魚源枯竭後,取而代之的是養殖技術,然而臺 灣的氣候並不適合黃魚養殖,大陸地區則由於新技 術的研發,成功繁殖黃魚,並密集放養,臺灣少數 的黃魚養殖業者自然被中國的低價淘汰。因此,目 前臺灣市面上可見的黃魚也幾乎都是來自中國的 養殖。 18 Law Enforcement Radar Station 執法雷達站
Made with FlippingBook
RkJQdWJsaXNoZXIy MTYzMD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