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巡季刊第105期

一、漁船空間方面 建議教導漁民如何善用船上有限空間儲放垃 圾,或是如何以簡便方式減少船上垃圾,並可提供 財政與技術上的支持,以在設施不足的漁船上安裝 廢棄物管理系統 ( Oosterhuis et al., 2014 ),包括 廢棄物處理設備(如瓶罐壓縮設備),且必要時, 可考慮立法要求一定噸數以上之新船建造需設有垃 圾儲放空間。 二、暫置區方面 港口缺乏廢棄物回收設施可能會促使船舶將廢 棄物傾倒海上 ( Richardson et al., 2017 ),故仍 應積極推動漁港普設廢棄物暫置區之政策。然而, 漁港不像商港進出有管制,因此漁港一旦設立暫置 區,易遭附近居民亂丟垃圾,因此在設置時也應適 當考量,為方便管理,最好設在 24 小時有人的地 方,例如守望相助亭或安檢所旁,否則就只能倚靠 監視器與執法來避免周邊住戶隨意傾倒垃圾;若是 後者,必會增加地方政府的設備與人力管理成本, 在地方政府財政普遍不寬裕情形下,就需要中央政 府補助經費協助。另外,由於許多受訪漁民不知道 有暫置區的政策,因此也應多方宣導,同時環保單 位也應增加並維持與家用垃圾相同之清運頻率。 三、教育與宣傳方面 若漁民能瞭解海洋環境的重要(海洋生態價 值),並意識到海洋廢棄物對海洋環境的影響,就 能提升漁民保護海洋之興趣與熱情,進而對保護環 境具有責任心 ( Wyles et al., 2019; Sheridan et al., 2020 )。環保艦隊的招募,目的即在藉由獎勵措施 鼓勵漁民於漁船作業時,協助打撈海漂垃圾,同時 攜回作業產生的廢棄物,從中培養漁民公德心。這 個計畫的立意甚佳,然而建議政府應瞭解漁會在宣 傳及推動上之難處,並協助解決,也建議循多元管 道鼓勵漁民加入環保艦隊(迄民國 108 年,高雄累 計招募環保艦隊 349 艘,相對於高雄市籍 2,639 艘動 力漁船,比例不高)。此外,例如宜蘭海巡艇及海 軍艦艇皆已於民國 106 年加入環保艦隊,其他各地 之公務船舶亦可帶頭加入,宣示政府潔淨海洋之 決心。 四、廢棄漁網具方面 肯定並建議政府持續推動網具實名制,建立並 確定漁具來源、所有權與位置,提供一種在漁具丟 失後成功找回的方法( He & Suuronen, 2018 ), 並開發可分解甚至可作為堆肥的網具,以解決網 具不慎落海而無法回收之問題;而在後續政策執 行上,政府透過實際補貼將可鼓勵漁民使用該環境 友善的網具( Kim et al., 2014 )。另外,可以嘗試 擴大網具製造者之責任,從源頭進行漁網具之管 制 ( Iverson, 2019 )。依海洋委員會海保署網頁, 目前已有許多廠商具有海廢回收再利用之能力,例 如:廢棄漁網具回收再生之織品或塑膠造粒做成提 袋、公事包、衣服、毛巾、鏡框等,期政府可協助 媒介廠商回收,解決廢棄漁網具處理麻煩之問題。 (本文作者係為國立中山大學教授及研究生) 參考文獻 1. Chen, C.-L., & Liu, T.-K. (2013). Fill the gap: Developing management strategies to control garbage pollution from fishing vessels. Marine Policy, 40 , 34–40. https://doi.org/10.1016/j.marpol.2013.01.002 2. Cooper, D. A., & Corcoran, P. L. (2010). Effects of mechanical and chemical processes on the degradation of plastic beach debris on the island of Kauai, Hawaii. Marine Pollution Bulletin, 60 (5), 650–654. https://doi.org/10.1016/j.marpolbul.2009.12.026 59 季刊 Coast Guard Administration Ocean Affairs Council 季刊│ No.105 Sep. 2020

RkJQdWJsaXNoZXIy MTYzMD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