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巡季刊第108期

販毒集團將相關合成物質化學結構微調, 藉以規避法律管制,另為使吸食者降低戒心, 將傳統毒品結晶狀、粉末狀、膠囊等樣態,轉 為生活中常見之食品,如咖啡包、糖果等混合 包裝型態出現,致新興毒品濫用案件層出不 窮,亦使查緝工作更加困難。 參、我國新興毒品管制 我國於民國 109 年 1 月 15 日公布修正《毒 品危害防制條例》第 2 條,明訂法務部毒品審 議委員會得將具有成癮性、濫用性、對社會危 害性「之虞」之麻醉藥品與其製品、影響精神 物質與其製品及與該等藥品、物質或製品具有 類似化學結構之物質進行審議,以概括認定方 式大幅縮短新興毒品列管時程,以因應新興毒 品快速變異趨勢。 為展現政府痛打毒品決心,避免新興毒 品氾濫及查緝空窗期,並與國際毒品情勢接 軌,法務部篩選聯合國「新興影響精神物質 ( NPS )」早期預警系統通報約 1 千種物質 後,於 109 年 12 月 23 日完成審查一次性列管, 決議增列 299 項物質為各級毒品管制,超前部 署防患未然,顯見毒品防制刻不容緩。 肆、 本署查緝新興毒品及推動管制實 例: 4- 苯胺 哌 啶( 4-Anilinopiperi- dine 、 4-AP ) 本署依行政院「新世代反毒策略行動 綱領」指導,制訂「邊境防堵」及「溯源斷 根」之緝毒目標,並積極與國外執法機關合 作,共同打擊毒品犯罪。 109 年本署與美國 合作,於該國查獲國際常見製造第二級毒品 吩坦尼( Fentanyl ) 1 之先驅原料 4- 苯胺 哌 啶 ( 4-Anilinopiperidine 、 4-AP )計 125 公斤。 本案特殊之處為鑑於 4-AP 危害性,美國 業於 109 年 5 月將該項物質列為毒品管制,惟 我國及大陸地區並未管制,遂有國人趁隙勾結 國際毒梟,自大陸地區合法運輸 4-AP 出口至 墨西哥加工製成第二級毒品吩坦尼後銷售至美 國,所幸本署即時掌握相關情資提供美國執法 單位,成功於該國機場攔截輸往墨國之 4-AP 原料,不僅提升我國與國際友軍合作互信基 礎,並有效阻絕毒品危害。 此外,為防範販毒集團利用新興毒品不 易管制從事走私行為,本署於 109 年 8 月查獲 4-AP 案例後,旋即函報法務部審議,經委員 會審查通過, 同年 12 月 15 日行政院公告將 4-AP 列為第四級毒品管制,防堵販毒集團投 機規避刑責。 伍、本署反毒策略 統計本署 106 年至 109 年查獲各級毒品計 27,098 公斤(第一級約 2,973 公斤、第二級 約 9,655 公斤、第三級約 4,800 公斤、第四級 約 9,670 公斤),成效斐然。杜絕新興毒品氾 濫,首重源頭根絕,並將毒品阻絕於境外,本 署為我國邊境執法前線,落實政府各項反毒策 略,守護國人生命財產安全。 1. 吩坦尼( Fentanyl )俗稱「合成鴉片」,毒性為嗎啡 50 至 100 倍,具有「製造快速、流程簡便、原料方便、體積 輕巧、運輸容易、成癮及致死率高」等特性,美國 2014 至 2019 年每年吸食吩坦尼致死人數超過 1 萬人。 42 CGA CGA Discussion Cloud CGA 季刊 交 流 雲

RkJQdWJsaXNoZXIy MTYzMD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