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巡季刊第108期
亦能避免天候環境因素所造成之人員傷亡事 件,降低人安、物安之執勤風險。 自民國 107 年起,海巡署積極規畫執行 「旋翼型無人飛行載具試辦計畫」,並陸續採 購 20 架「旋翼型」無人飛行載具(以下簡稱無 人機, Unmanned Aerial Vehicle ; UAV ),應 用無人機具有機動性的「空拍技術」( Aero- photographic Technique ),擴大執行海域範 圍的空中情資偵蒐任務,據以強化海巡署維 護海疆安全秩序之決心。更在民國 108 年 4 月 間,成立「無人機區隊」,採用新穎尖端科技 裝備,進行海域偵防的實驗性試航訓練。由於 無人機具有機動、迅速出勤及空中隱密偵查等 特性,適合海巡署應用於海上及岸際,執行空 中偵查勤務。透過無人機即時影像傳輸系統, 進行遠距監控作業,可廣泛應用於即時偵蒐、 監控、救災勘查及情資整合等工作任務範圍。 無人機裝備是現今航太產業的熱門商品項 目之一,在航空機體材料、飛行定位及航空控 制等技術領域皆已有所突破。隨著「旋翼型」 無人機的製造技術成熟,零配件成本降低,搭 配起降空間、安全及穩定性、滯空時間拉長等 特性,逐漸成為市場熱點。近年來無人機應用 範圍日益廣泛,並且在民用與商業領域中,皆 出現諸多新穎的功能,諸如天氣監測、貨物運 輸、緊急搜救及通信中繼等。在複雜多變的執 勤環境下,為使無人機可迅速部署應用,相關 規劃及籌獲正是我國現今海巡機關應用科技執 法的主要課題。 貳、無人機發展沿革 早在二十世紀前半期,無人機主要用途 係為軍事訓練,結合飛行員射擊任務的訓練工 作,從僅能直線運動的簡易型載具,開始快速 發展開來。為使訓練更加充滿挑戰性,技術成 熟的無人機可精確模擬飛機及導彈等運動模 式。然而,在全球武器科技競賽中,側重於發 展航空母艦( Aircraft Carrier )等重裝備潮流 下,各國政府亦專注於利用無人機模擬攻艦飛 彈,藉以設計反彈道飛彈系統( Anti-ballistic Missile System ),進而保護艦隊安全,甚至 利用無人機,直接進行艦隊的摧毀行動。此科 技產品之發展方向更影響各國政府,放慢發展 艦隊的動向,投入更多經費資源,進行無人機 技術商品開發。現今無人機發展已廣泛應用於 軍事、農業植保、災害應變、地理測繪、交通 控管、環境保護、維安救援及物流傳輸等任 務,在善加利用的情況下,不僅可以撙節人力 資源,亦能提升經濟效益 1 。 在西元 1907 年,德國最早出現無人機成 品,係為裘里斯紐伯納( Julius Neubronner ) 2 藥劑師所發明,以鴿子( Dove )為載具的 1. 吳東明及鐘誌誠,印度實施專屬經濟海域監控的策略作為借鏡,第 34 卷,第 6 期,警學叢刊,中央警察大學,中 華民國 93 年 5 月。 2. Julius Gustav Neubronner (8 February 1852 – 17 April 1932) ,為德國藥劑師、發明家、鴿子攝影的發明者, 原文網址 : https://en.wikipedia.org/wiki/Julius_Neubronner 。 45 季刊│ No.108 Jun. 2021 Coast Guard Administration Ocean Affairs Council
Made with FlippingBook
RkJQdWJsaXNoZXIy MTYzMD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