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巡季刊第109期

且由於碩博士的日本學生較少,也可藉此機會 多與日本學生互動。 (三)研究會 北海道大學對研究生修課少數的限制之 一,就是每學期有義務參加所屬學會的研究 會,像我是隸屬於公法研究會。研究會中由每 位研究生定期報告自己的研究內容,並由參與 的教授及其他研究生提問,有時會演變為激烈 的辯論。留學生雖可免除研究會的發表,只需 旁聽與繳交紙本報告,但對於打算從事研究工 作的人,藉由在研究會中發表,可強化學術的 批判與思考能力。 二、課外活動 (一)社團活動 日本的社團活動區分為部活與同好會(サ ークル),部活為正式立案後由學校補助,但 活動內容也相對紮實,並通常會為特定的比賽 或展覽進行準備。而同好會則非學校正式團 體,組成也較為鬆散,但主題也較為多元,如 有溫泉同好會、牛奶同好會等。由於課堂上同 學來來去去不易深交,我認為參加社團活動是 結交日本朋友的重要場合,藉由合宿 與共同訓練,可結交志同道合的朋 友。我參加的是慢跑同好會,與 成員每週練跑,並定期參加路 跑活動。 (二)臺灣留學生會 初抵異地時無依無靠,此 時最能給予支持的往往是同鄉 人。而北海道地區大學臺灣留學 生會(以下簡稱留學生會)為教育部登記在案 的海外學生團體,由札幌當地的留學生營運, 會定期舉辦集合當地臺灣學生的活動。臺灣學 生可透過留學生會的網絡,取得各種資訊,小 至二手物品轉讓、找房租屋,大至求學就職的 經驗分享等。 我也經常透過留學生會取得各種實用的 資訊,並認識許多在地臺灣朋友,因此非常建 議剛到海外的同學,與當地的留學生會取得聯 繫,必會受益良多。 結語 我想這趟日本留學之旅,自準備起到歸國 共 3 年半的旅程,絕非幾頁文字可以帶過,在 途中受到了許多人的幫助,包含職場上的上司 與同事、臺灣與日本大學的老師、一同備考的 朋友、日本遇到的臺灣與日本朋友、以及父母 親等眾多人的支持,才能順利畢業歸國。 本文希能回饋給其他有志出國求學的朋 友,願能有所助益,並祝福有志者事竟成。 (本文作者目前任職於海巡署情報組) ▲ 臺灣留學生會於北大祭(大學園遊會) 販賣臺灣小吃 36 People Profile 季刊 海巡人物誌

RkJQdWJsaXNoZXIy MTYzMD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