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巡季刊第109期
面對工作模式的改變:自我照顧、專注 當下、保持彈性 面對「改變」難免會產生一些心理壓力, 居家辦公時,工作與家庭生活的界線模糊,蠟 燭兩頭燒;回歸辦公室後,又要面對孩子獨自 待在家,無法就近看管,也無法安心送孩子至 安親班。這樣的改變所帶來的壓力,是需要時 間去調整適應的。希望自己能「無痛」適應任 何改變,是過高的期望,以下提供幾個方法, 讓大家面對變化時能更快進行調適。 當外在變化影響生活模式與時間分配時, 比起急於應付外在的變化,「自我照顧」更 為重要,找出時間讓自己「按下暫停鍵」,例 如:在通勤時放下堆積如山的工作或家庭待辦 事項,試著放鬆地聽音樂或以自我呼吸覺察的 方式照顧自己的身心狀況。 當你感到自己的生活步調混亂時,可以嘗 試條列所有待辦事項,確認每件事情的輕重緩 急、安排優先順序,並嘗試專注於當下要完成 的事情,專注不只可以提升效率,還可以降低 心中的壓力感,例如:在午休時間,好好地與 同事聊天、吃飯,再簡短休息一下,除了讓上 午緊繃的心情得到緩解,也有助於恢復下午時 段的工作動力。 除了上述的技巧,也可以透過一些行為 模式加速自己對變化的調適,例如:疫情變嚴 峻,工作地點改在家裡時,清出一個區塊劃歸 為辦公區,也可以維持化妝與穿著上班服裝的 習慣,用環境提醒自己現在是上班的時段,下 班時則可象徵性地闔上電腦,或是閉上眼睛做 心情上的轉換,避免將工作情緒帶到家中;疫 情趨緩回公司上班前,可以藉由調整睡眠時 鐘,確保自己在接下來的生活模式中有充足的 精神應對挑戰,回辦公室後,可以先花一點時 間清潔辦公座位,重新掌握對周遭環境的熟 悉感。 透過一次次的嘗試與練習,我們能慢慢找 到工作與家庭的平衡點,「適應」雖然辛苦, 但也同時培養我們面對改變所需要的心理彈 性。先安頓好身心,找到自我照顧的方式,才 有辦法好好與家人、同事用「心」溝通! 孩子在疫情下的網路遊戲需求 「暑假」是每個孩子滿心期待的時刻,也 是職場父母煩惱要如何安排孩子的夏令營或才 藝活動,而今年因為疫情打亂了父母與孩子的 暑假規劃!職場父母回歸辦公室,而孩子卻獨 自待在家,沒有父母就近看管,孩子一不小心 就沉迷於網路遊戲,比起父母直接打罵或是嚴 厲斥責孩子,應該先瞭解孩子沉迷於網路遊戲 的心理需求。 孩子沉迷於網路遊戲或是手機的原因, 因人而異,仍須父母個別關心與深入瞭解。但 常見的情況是,不論玩遊戲或是玩社群軟體, 其實背後都有一個很重要的需求-人際連結。 現在遊戲與社群軟體都經過非常精密的設計, 許多遊戲與社群軟體背後,是奠基於人與人之 間的連結與互動。舉例而言,《英雄聯盟》可 以跟朋友一起組隊解任務,《動物森友會》可 以到朋友的島上玩,《 Candy Crush 》作為個 人的闖關遊戲,也能增進彼此的話題,其他如 《抖音》和《 Youtube 》等社群軟體也提供孩 子可以互動和展現自我的平臺。 特別是在疫情期間,孩子無法與朋友外出 活動和建立連結,而網路遊戲與手機提供了人 71 季刊│ No.109 Sep. 2021 Coast Guard Administration Ocean Affairs Council
Made with FlippingBook
RkJQdWJsaXNoZXIy MTYzMD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