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巡季刊第117期

二、對自然生態之影響 十八世紀工業革命後,人類活動大幅增加 溫室氣體的排放量,改變大氣組成致使全球暖 化越來越嚴重,並直接或間接影響人類生活、 生態環境與自然現象,其相關影響及危害茲述 如下: (一)全球溫度上升 根據中央氣象局測站觀測資料,臺灣年 平均氣溫在1911至2020 年期間上升約 1.6℃,且評估近50年、近30年增溫有 加速的趨勢,也預測了每年極端高溫可 能超過100日以上,5使得未來乾旱強度 將更為嚴重,再者全球溫度上升將隨伴 增加極端氣候出現頻率及海平面升高等 現象。 (二)極端氣候頻傳 極端氣候通常指發生嚴重性、不正常或 超出過往歷史統計數值之天氣,根據科 學家提出證明顯示,氣候變遷將提升極 端高溫(熱浪)、極端降雨及乾旱等極 端氣候事件發生頻度,6臺灣目前面臨 的問題是降雨強度與頻率產生極大的落 差,致使水患或乾旱發生的頻率及強度 上升,其造成之危害值得我們深度瞭解 與因應。 (三)海平面升高 暖化使海水溫度上升而膨脹,並加速兩 極冰川融化流入海洋造成海平面升高, 臺灣平均海平面於近十年皆有上升情 形,過去一百多年期間,全球海平面高 度上升約0.19公尺;而臺灣周邊海平面 也於近二十幾年期間,以每年上升約 3.4公釐的高度持續上升,是世界平均 值的2倍,若地球暖化持續惡化,全球 海平面可能於二十一世紀末上升至0.63 公尺,7專家模擬推斷屆時臺灣西南沿 海低窪地區恐遭淹沒。 (四)海洋酸化危害 海水酸化係指二氧化碳濃度急劇增加, 而被海洋吸收導致碳酸鹽產生化學變化 之過程,致使海洋生物無法自主形成 貝殼或骨架等碳酸鈣體,海水酸化的原 因包含海水優養化、自然產生或人為排 放之化學物質等,舉凡海洋火山噴發、 大氣中酸性物質沉降增加等現象均屬海 洋酸化之自然現象。然而人類造成之地 球暖化恐加速海水pH值下降,科學家 評估2100年海水pH值極有可能下降至 7.8,8屆時將危害海洋生物胚胎,影響 浮游生物生命週期,甚或破壞整個基礎 海洋生態系統。 5 同註2。 6 同註3。 7 Yung-Jen Chen, Jiao Wang,〈全球暖化下臺灣海平面上升衝擊分析〉,GREENPEACE綠色和平網站, 2019年9月17日,https://www.greenpeace.org/taiwan/press/9206/,檢索日期:2023年5月9日。 8 Reef Resilience Network,〈海洋酸化〉,The Nature Conservancy,2021年8月17日,https:// reefresilience.org/zh-TW/stressors/ocean-acidification/,檢索日期:2023年5月9日。 41 季刊│No.117 Sep. 2023 Coast Guard Administration Ocean Affairs Council

RkJQdWJsaXNoZXIy MTYzMD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