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巡季刊第118期

美國軍方不得不重視AIS之運用以增加航行安 全,其政策允許軍艦在一般狀況下,可以發 射AIS資訊,但只顯示「本艦為美國軍艦、航 向、航速」,讓他方船舶知道本艦為軍艦,如 此兼顧了航行通告及最基本的航安要求,然假 資訊充斥海上的結果,對所有船舶都是威脅, 不論是軍艦或非軍艦。 一、關閉AIS 這是最常見到的手法,一旦關閉AIS後, 外界便無法知道該船身分,儼然消失在雷達螢 幕上,變成「不明目標」(國際社會則稱為go dark)。這種目標勢將造成海域執法之困擾, 因此愈來愈多的沿海國均已透過立法,強制在 其管轄海域活動之船舶都必須開啟AIS,否則 便登檢及開罰。試想在大多數船舶都有開啟 AIS狀況下,執法艦艇只要注意少數無AIS資 訊顯示的船舶便可節省許多執法成本,因此關 閉AIS的作法只會讓自己成為標靶。 二、冒用別船身分活動 此乃典型的魚目混珠手法,表面上船舶依 規定發射AIS資訊但卻是用別人身分發送訊息 (當然為假訊息),如此可達到二個目的:首 先是混淆外界視聽並為本船製造不在場證明, 其次則是讓本船變成隱形(即所謂的ghost ship)使外界無法追蹤,在實務經驗中作者曾 碰過以下兩個案例: (一) 在航行途中不斷變換身分以躲避雷達 追蹤 105年12月在臺灣南部海域,一艘巴拿 馬籍貨輪(簡稱K輪)連續一周以近乎 滯留之速率(約1-2節)5往返於高雄至 嘉義外海(事後研判應有小型油船為其 加油,因該輪為禁止入港船舶),期間 曾多次更換MMSI碼(船籍國所核發之 船舶身分證),用不同國籍身分在不同 海域活動,由於其AIS資訊各欄位內容 完整,各巡防區雷達操作員均未發現異 常,因此得以僥倖躲過岸際雷達監控。 一週後K輪離開臺灣海域駛往公海駁油 給北韓貨輪時,被美國無人機所發現而 曝光。K輪滯留臺灣海域期間並未關閉 AIS,反而是在不同的海域以不同身分 發射AIS資訊,這種在不同身分之間變 來變去的行為,便是常見的變換身分 (Identity switching)。 船舶之所以使用假身分係基於以下誘 因: (1) 有可能是要躲避貿易制裁或非法漁 業活動。 (2) 船舶本身曾從事不法活動,於抵達 目的地或國外港口接受安檢時留下 清白紀錄。 5 節(Knot):為船舶及飛機的速度單位,也就是船舶及飛機每小時所航行的浬程數。 44 CGA交流雲 季刊

RkJQdWJsaXNoZXIy MTYzMD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