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分析儀內含電池及衛星定位器,可將處理完成之數據透過無線發射機傳回船上的接收器。 15 Aurell, J., & Gullett, B. K. (2010). Ae3333rostat sampling of PCDD/PCDF emissions from the Gulf oil spill in situ burns. 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44(24), 9431-9437. 案例二:海上火場監控作業 2010年4月20日美國環保署於處理「深海 水平線」(Deepwater Horizon)號鑽油井漏 油案的過程中,鑑於溢出之原油量龐大(估計 每日至少在22至31萬桶之間),為阻止災況 進一步擴大,遂協同美國海岸防衛隊、英國石 油公司在可控制狀況下,分別將海面浮油集 中在27處,並輪流點燃27處油污區,大火延 燒近3個月,期間為分析火場所產生的戴奧辛 (PCDD/PCFF)濃度,美國環保署特別雇用 一艘拖船,拖帶裝有分析儀14之浮升器系統在 火場下風處錨泊,並將氣球升至600公尺之空 中,蒐集樣本進行分析,進而取得相當豐富之 分析數據15(如圖7),這是浮升器用於海域 監測的多元化應用之一。 ▲圖7 美國環保署利用攔油索圈住油團後即放火燒油,同時右前方的拖船則升起浮升器(白球),對濃煙所釋出的 戴奧辛進行採樣及監測。 (出處:https://pubs.acs.org/doi/10.1021/es103554y) 25 季刊│No.120 Jun. 2024
RkJQdWJsaXNoZXIy MTYzMD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