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巡季刊第121期

刊 名|海巡季刊 出 版 者|海洋委員會海巡署 發 行 人|張忠龍 編輯顧問|許靜芝、謝慶欽 總 編 輯|黃世賢 副總編輯|程旺順 編輯委員| 許啟業、蔡順元、廖雲宏、洪伯昇、 周彥文、林靝佑、錢雅清、蔣正淮、 滕治平、孫世亮、李思賢、陳志偉、 羅弘熙、莊峰欽、王寶庭、蔡崇謀、 李泉龍、洪義順 執行編輯|徐仲舜、盧妍蓁 設計印刷|加斌有限公司 電 話|(02)23255500 地 址| 116臺北市文山區興隆路3段296號 電 話|(02)22399201 網 址|www.cga.gov.tw 電子信箱|yenjenlu@cga.gov.tw 截稿日期|每2、5、8、11月份15日 發刊日期|每3、6、9及12月份25日 創刊日期|中華民國109年3月 出版日期|中華民國113年9月25日 出版品統一編號|2010900013 定 價|新臺幣柒拾元整 中華郵政臺北誌字第25號登記為雜誌交寄 展售處/五南文化廣場 國家書店松江門市 著作權管理訊息:本書保留所有權利。 欲利用本書全部或部分內容者,須徵求著作財產權 人—海洋委員會海巡署同意或書面授權。請洽人事 室(電話:02-22399201轉266717) 第121期 No.121 Sep. 2024 民國一一三年九月 121 no. 海洋委員會海巡署 智游海巡AI助力 泳訓提效創新局 Coast Guard Administration Ocean Affairs Council 121 中華民國一一三年 九月出版 定價:新臺幣柒拾元整 海巡署人才招募專線 0800-021580 海巡季刊電子書櫃 清流雙月刊 移民雙月刊 02 AI科技來協力!提升泳訓成效新契機 文|呂佳龍 圖片提供|教育訓練測考中心 02 運用AI整合系統提升指管通情效能 文|劉予軒、黃月慶 圖片提供|海巡署督察組 05 海巡同心防颱線 無畏風雨守家園 文|蔡岳汝 圖片提供|東部分署第一二岸巡隊 09 學生帆船跳島環台遇擱淺 台中海巡即刻接駁全員平安 文|吳酈緻 圖片提供|艦隊分署台中海巡隊 10 貨輪進港不運貨 查獲K毒893公斤 文|蕭啟宏 圖片提供|偵防分署鳳山查緝隊 12 彩繪港都風情 宣傳海巡形象 文|許祺智 圖片提供|南部分署第五岸巡隊 15 蔚海焦點視界 《本刊刊名集自孫中山先生墨寶》 Coast Guard Administration Ocean Affairs Council 季刊 季刊

行政院於本年8月16日舉辦親子日活動,行政院 院長於致詞時宣傳政府生育補助政策,包括:小 孩出生後每月享有育兒津貼;從2024年1月起, 0-2歲公托補助每月提高到7,000元,準公托補助 每月提高到13,000元;預計2026年將再增設200 班幼兒園2歲專班;國民中小學、高中職學生學 費全免;以及補助私立大學生一年3萬5千元的學 雜費,盼透過以上政策打造友善育兒環境。 35 17 46 CGA交流雲 極端氣候對海巡署岸際勤務之影響及防範作為 文、圖|邱瑞讀 17 探討機關籌編融資租賃預算方式及帳務處理 釋例 文|黃永傳、韋雅君 28 巡星實境SHOW 「鯨」夏由我來守護 文、圖|林奕妘 46 夜再黑始終透光明 文、圖|禹浚緯 47 攜手齊心共戰浪 波瀾無畏勇救援 文、圖|李昀叡 48 大手牽小手 霸氣向前衝 文、圖|謝君和 49 人才招募宣導廣告 海巡署人事室 50 EAP舒心坊 守護海疆的父愛深情――父親節祝福特輯 資料整理|編輯小組 35 天羅海網 疏而不漏 文|曾保盛 圖片提供|北部分署第八岸巡隊 41 專書閱讀心得:沒被抓到也算作弊嗎? 文|杜嘉瑄 43 曼波疊石藝術節 親海近海在花蓮 文|吳坤晉 圖片提供|東部分署一二岸巡隊 44 行政院公告網站連結 行政院親子日 活動宣傳育兒 補助政策 本印刷品使用環保油墨印製, 採用符合 FSC 環保紙印製。

▲ 出席觀禮人員合影留念 自管碧玲主任委員接掌海洋委員 會以來,海巡署不僅在硬體建設上得 到長足進步,一般民眾較不易看到的 教育訓練上也不遑多讓。 文|呂佳龍 圖片提供|教育訓練測考中心 AI 科技來協力! 提升泳訓成效新契機 2 季刊 蔚海焦點視界 Coast Guard Administration Ocean Affairs Council

教育訓練測考中心因應近年「科技化訓 練」趨勢,在鳳運昇主任構想與大力支持下, 於2024年7月11日,組團前往國立體育大學拜 會邱炳坤校長,表達雙方合作交流之期盼。席 間邱校長深表贊同,並指定該校運動科學研究 所負責規劃合作項目與具體作法等。當日運動 科學研究所何金山所長親自接待說明,並請多 位研究生介紹該所各項科學化訓練儀器,其中 包含心血管動脈年齡、身體組成(肌肉、體 脂)測量、有(無)氧運動、肌耐力、爆發 力、敏捷反應等測試項目,希望藉由引進科學 訓練方式,提升體技能訓練成效,同時優化教 學品質,幫助受訓學員瞭解個人體能、體態及 體況等各項素質優缺點。 ▲組團拜會,于青雲科長致贈中心紀念品予國體大邱炳坤校長、何金山所長 ▲ 于青雲科長體驗身體組成(肌肉、體脂)儀器測量 ▲ 運科所研究生演繹爆發力運動儀器測試 3 季刊│No.121 Sep. 2024

雙方在建立合作共識後,於同月18日,教 育訓練測考中心鳳主任與該校運動科學研究所 何所長順利簽署合作意向書。本次合作重點在 於,檢視現行海巡同仁各項體技能訓練模式, 預期透過建立體適能資料庫、運用大數據分析 並在「生成式AI人工智慧」之協助下,由該所 提出專業之訓練建議,藉以提升受訓同仁體能 訓練成效,同時合作範疇亦將拓展至其他在職 進修管道及海巡人才招募等面向,期能達到異 業合作的雙贏目標。 後續將成立工作圈,配合陸續報到的海巡 志願役士兵班啟動研究計畫,未來更可視情況 漸次應用到各階班隊訓練,雖然這次合作只是 雙方的一小步,卻是國內訓練科技化應用推廣 的一大步,雙方均期待能為海巡人才培育及運 動科學研究帶來新的突破發展與成就。 (本文作者目前任職於教育訓練測考中心) ▼ 運科所研究生演繹身體敏捷反應運動儀器測試 ▲ 合作意向書內容 4 季刊 蔚海焦點視界 Coast Guard Administration Ocean Affairs Council

文|劉予軒、黃月慶 圖片提供|海巡署督察組 「指管通情」係指軍事、執法、救援等 行動中,四個關鍵要素,即「指揮」、「管 制」、「通信」及「情報」。在軍事學中, 其概念又稱「C4ISR」,完整架構是由「指 揮」、「管制」、「通信」、「資訊」、 「情報」、「監視」及「偵察」等七項概念 組成,但作為執法用途之通聯系統,通常在 「C4ISR」架構上實施了精簡,常見方式為合 併「通信」與「資訊」、翦除「監視」與「偵 查」概念,並在簡化後架構基礎上,制定相 運用AI整合系統 提升指管通情效能 關通聯作法,作為指揮端與執行端之間的縱向 構聯。該作法雖達到降低系統建置經費及操 作難度等目的,但同時伴生「指揮端與執行 端資訊落差」之情,並間接衍生諸多不利因 素。爰此,當前亟需提出一套能解決前述不利 因素、從而提升整體指管通情之方案。綜觀國 內、外,舉凡軍、警、消、醫護等特殊單位, 其共同特性即所屬人員平時於專屬區域(如軍 營、警察局、醫院等)內活動,如執行任務或 遇有突發狀況時,則派遣人力前往指定範圍, 5 季刊│No.121 Sep. 2024

從而衍生軍事學中「兵力投射」的概念。理論 而言,隨著兵力投射距離延伸,所能發揮之能 量遞減,並且受天候、地理、人為等諸多因 素,單位投放之兵力可能面臨各種阻力甚而 危及其人身及裝備安全,基於此類考量,單 位必須掌握派遣人員狀況,遂有具專責性且 專業化的勤務指揮中心應運而生,其任務為 研判派遣人員回饋之訊息、給予適當指令及 確保人安、物安。 ▲系統登入畫面 ▲指揮調度及路徑優選功能 ▲概念圖 事實上,指揮中心的概念不僅限於軍事領 域,自20世紀初,以西方為主的企業開始逐步 採用指揮中心之概念管理商業運營與回應緊急 情況,早期的指揮中心通常以電話和地圖為基 礎配備。隨著科技進步,指揮中心的功能性日 趨複雜,並在原先基礎上導入電腦、無線電及 其他整合性通訊設備,以追求即時資訊共享, 提升決策指導精確度。 6 季刊 蔚海焦點視界 Coast Guard Administration Ocean Affairs Council

▲定位功能示意 ▲運用AI生成評估報告 ▲訊息落差 我國執法單位中,最早系統性成立勤務 指揮中心者為警察機關,前警政署長孔令晟先 生於民國六十七年間,主導整併原「連絡中 心」、「聯合勤務」、「特別警衛」及「協管 中心」四處單位,仿效國軍指管通情系統,成 立「警政署勤務指揮中心」,其運作核心概 略為建立綿密、複式配置之網路,進行各類 資料、聲像、影像等情資蒐集,再由專業統 計、分析及比對作為指揮官下達決心之參據。 該中心的成立,影響警察勤務運作模式至今, 被視作警察機關邁向現代化模式辦案的里程碑 之一。 時至今日,勤務指揮中心在我國被廣泛 應用於軍、警、消、海巡、醫療、航空、保全 等諸多領域,依各單位特性持續被賦予各種任 務,但其運行邏輯大抵仍以「指揮」、「管 制」、「通信」及「情報」等四個關鍵要素為 主軸。 正如前言提及,現行執法機關的勤務指揮 中心,是以簡化後的「C4ISR」為核心架構, 基於此架構所構築的指管體系,經由裝、設備 維護與新型通訊設備採購,確實能提升通聯品 質,但仍無法有效解決指揮端與執行端資訊落 差之問題。究其原因,主要是經由語言而非影 像傳遞的反饋資訊,在研判上其實存在相當難 度,除考驗執行端的表述能力及指揮端 的理解能力外,亦須確保指揮端人員對 轄區熟稔具備一定程度,否則極有可能 衍生研判失據、指揮斷鏈、時序失真致 誤導機關調查與公信,甚而招致外界質 疑,此類狀況多有過往案例可供殷鑑。 7 季刊│No.121 Sep. 2024

為解決精簡「C4ISR」架構所 衍生出的不利因素,強化現有指管 通情功能,筆者結合現有之軟、硬 體技術,於國內首度提出「命令下 達與現場通聯系統」之構思,經過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專業團隊審核, 一致公認該系統具可實施性及獨創 性,已核發專利審查核准處分(經 濟部智慧財產局專利審查核准處分 書第11340996350號函,新型第 M658742號專利證書)。該系統運 用AI整合「相容多重衛星圖資」、 「線上人員即時定位」、「個別及 群組通訊」、「即時影像聲像傳 遞」、「線上人力部署調度」、 「自動記錄事件時序」等六大功 能,理論上可廣泛運用於軍、警、 消、海巡、醫療、保全、大型戶外 活動及平戰轉換範疇,期許未來能 參與委託研究計畫,開展該系統之 研發。 (本文作者目前任職於海巡署督察組) ▲ 戰術指管系統對平戰轉換之必要性 ▲架構概念圖 季刊 蔚海焦點視界 Coast Guard Administration Ocean Affairs Council 8

文|蔡岳汝 圖片提供|東部分署第一二岸巡隊 2024年7月,颱風凱米席捲全台,帶來強 烈的風雨,對台灣各地造成嚴重的破壞。這次 颱風的風速和降雨量都超過預期,在颱風最 猛烈的時刻,風速一度達到每小時150公里以 上,海上浪高超過10米。這樣的惡劣天氣對於 我們的隊員來說,是一場嚴峻的考驗。然而, 他們並沒有退縮,而是以高度的責任感和專業 素養,堅守在自己的崗位上,時刻關注岸際動 態,防止任何意外發生。 在颱風來臨前,我們進行詳細的防颱整 備工作,包括加固廳舍的窗戶和門、檢視防颱 板、所有設備的穩固性,以及確保應急設備的 正常運行。我們還提前清理周邊的排水溝渠, 防止積水導致更嚴重的破壞。儘管如此,這次 颱風的威力超乎預期,部分設施仍未能完全抵 擋住強風的侵襲。 在花蓮,我們的廳舍守望哨被強風吹掀, 分離哨的防颱門及防颱板也被破壞並吹走。 雖然設施受損,我們的隊員仍然不畏風雨,堅 守崗位,確保自身及裝備的安全。颱風來臨之 際,一旦開設禁限制公告,我們便立即勤務轉 換,勸離在海邊觀浪的民眾,提醒大家遠離海 岸線,確保他們的安全。 颱風過後,花蓮街道上滿目瘡痍,遍布倒 塌的樹木和被吹翻的廣告牌,許多建築物的屋 頂也被掀開。然而,在這場天災面前,我們的 隊員用實際行動證明了他們的勇氣和決心。他 們不僅在颱風來臨前做好充足的準備,還在颱 風期間堅守崗位,並在颱風過後迅速投入到救 援和重建工作中。我們不僅關注花蓮的損害, 也看到了全台各地海巡人員在這場災難中的奮 鬥和堅守。 總結這次颱風的經驗,雖然凱米颱風給台 灣帶來了巨大的破壞,但我們也將進一步完善 防颱措施,加強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我們將 繼續努力,為台灣的重建和恢復貢獻自己的力 量,確保家園能迅速恢復生機,我們相信,只 要我們團結一心,無論多大的風雨,都無法動 搖我們守護台灣的決心。 (本文作者目前任職於東部分署第一二岸巡隊) 海巡同心防颱線 無畏風雨守家園 ▲ 守望哨屋頂半掀, 令人怵目驚心 ▲ 海巡隊員不畏風 雨拉設封鎖線堅 守崗位,以維護 民眾安全 9 季刊│No.121 Sep. 2024

宜蘭縣○○國民中小學辦理帆船跳島環台 活動,於113年7月14日航經中部海域,海巡 署艦隊分署第三(台中)海巡隊即調派線上巡 防艇在旁戒護;在7月15日清晨,船隊於進入 彰化崙尾灣漁港進行補給時,因當時適逢退潮 其中「光○號」帆船擱淺於彰化崙尾灣漁港航 道上,擱淺帆船傾斜,恐有航 安顧慮,為確保帆船上人 員安全,在旁戒護之巡 防艇PP-10080艇立 即施放救難小艇前往 救援。於當(15) 日上午10時許,將人 員全數安全接駁離開擱淺船,再接駁至另一艘 「阿○號」帆船,由「阿○號」繼續本次的帆 船跳島環台活動。下午16時,擱淺帆船「光○ 號」自行脫困,將前往澎湖馬公接續行程,並 由第三(台中)海巡隊巡防艇PP-10035艇持 續戒護。 文|吳酈緻 圖片提供|艦隊分署台中海巡隊 ▲ 第三(台中)海巡隊遂緊急 派遣救難小艇前往救援 台中海巡即刻接駁全員平安 ▼帆船「阿○號」欲航入彰化縣崙尾灣漁港進行補給時擱淺 學生帆船 遇擱淺 環台 跳 島 10 季刊 蔚海焦點視界 Coast Guard Administration Ocean Affairs Council

第三(台中)海巡隊呼籲:臺灣是海洋國 家,海洋就寫在臺灣人的DNA裡,大家都是 海洋的公民,鼓勵國人多多「親海、知海、愛 海」;同時民眾從事海上各項活動,應多加注 意各海域水文狀況及氣象預報,並備妥安全防 護裝備,以避免意外的發生;如民眾遇有海上 緊急危難情形,可撥打118海巡報案專線或透 過漁業電臺等方式通報海巡署,海巡署於接獲 報案後,將全力以赴進行海上救援工作,以確 保民眾生命財產安全。 (本文作者目前任職於艦隊分署第三海巡隊) ▼ 擱淺帆船「光○號」人員全數安全接駁 離開,再接駁至另一艘「阿○號」帆船 11 季刊│No.121 Sep. 2024

文|蕭啟宏 圖片提供|偵防分署鳳山查緝隊 貨輪進港不運貨 查獲K毒893公斤 鳳山查緝隊於113年初成立○○專案,長 期監控南部地區毒品走私集團動態,據情資顯 示,走私集團將運用旗下船舶私運毒品進入高 雄港區,再伺機闖關以牟取暴利,經確認情資 可信度後,即會同相關友軍單位組成專案小組 報請高雄地方檢察署指揮偵辦。 ▼「銀」輪進高雄商港停泊4025浮筒碼頭 ▲ 「銀」輪進港隨船監控情 形及搭乘海關P-10002艇 登船搜索 季刊 蔚海焦點視界 Coast Guard Administration Ocean Affairs Council 12

本案經長期蒐證及分析比對所獲情資後, 鎖定蒙古籍「銀○」貨輪(以下稱「銀」輪) 注偵其動態,113年3月19日16時30分「銀」 輪向高雄港VTS塔台預報進港補給,途中船長 察覺異常,以海象不佳為由欲取消進港,經專 案小組與高雄港VTS塔台及引水人辦公室等多 方協調後,始於18時45時進高雄港停泊4025 號浮筒碼頭;專案小組研判此航次載運毒品機 率極高,且停靠浮筒碼頭監控不易,為避免 「銀」輪趁隙接駁滅證,即先行以口頭向檢察 官報告,並以本案情況急迫,非迅速搜索,24 小時內證據有湮滅或隱匿之虞,報請同意逕行 搜索。 案經專案小組搭乘關務署高雄關P-10002 艇登檢「銀」輪,並依檢察官指示逕行搜索, 遂於機艙內開啟油櫃人孔蓋後,在密艙起出內 裝茶葉包裝之麻布袋計34個,經拆封利用拉曼 檢測確認為第三級毒品愷他命;全案計查獲第 三級毒品愷他命893.23公斤(毛重),初估市 價約新臺幣15億元,可供400萬人吸食,並逮 捕涉案緬甸籍船員8人,依違反毒品危害防制 條例移送高雄地方檢察署偵辦,經偵查終結, 認渠等犯罪事證明確,依法提起公訴。 ▲ ▲ 密艙內發現可疑麻布袋經拆封檢測為第三級毒品 愷他命 13 季刊│No.121 Sep. 2024

本案為常見以密艙藏匿私貨載運進港案 例,惟走私集團選擇雇用外籍船員及使用外國 籍權宜輪從事走私活動,並刻意停靠浮筒碼頭 增加查緝難度,端賴可靠情資始能順利查獲。 現今走私手法日新月異,海巡署身為第一線邊 境執法人員,為貫徹政府反毒決心,除不斷創 新突破,靈活運用各類偵查手法並以科技輔勤 持續加強查緝,也呼籲民眾若發現不法,可利 用海巡署「118」免付費報案電話提供相關線 索,期透過全民的力量共同杜絕不法情事,營 造祥和安全的社會。 (本文作者目前任職於偵防分署鳳山查緝隊) ▲ 專案小組實施證物清點 季刊 蔚海焦點視界 Coast Guard Administration Ocean Affairs Council 14

文|許祺智 圖片提供|南部分署第五岸巡隊 彩繪港都風情 宣傳海巡形象 第五岸巡隊旗后安檢所位於高雄第一港口,高雄港一直以來都 是高雄市的重要樞紐,承載著許多重要貨物運輸和旅客交通。而在 這個繁忙航運港口中,藏著許多美麗風景和故事。 「旗后」位於高雄市旗津區,早期是原打狗港發祥地,清治時代 設置海關、砲台等重要設施。踏入這座城市,映入眼簾的是那寬 廣無際貿易商港、旗后山上燈塔,與山腳下象徵在地精神、庇 佑著人民的天后媽祖,都是先輩們過往打拼的輝煌痕跡,造就 了現今的港都風情。 旗津島以其獨特地理位置和豐富海洋資源而聞名。這裡不 僅有迷人沙灘和清澈海水,還有著名旗津漁港和旗津海水浴 場,近年來為國內熱門旅遊景點之一,吸引了許多遊客前往 旅遊、遊憩等;海巡署南部分暑第五岸巡隊旗后安檢所位於 旗津區的北端,每逢周末、連續假期民眾更是絡繹不絕,經 常造成主要道路水洩不通,遊客到訪情形就像日落後這座城 市亮起的燈光層出不窮。 近年來政府為推廣觀光產業,融入大量藝術氣息,為這 座城市建立了重要景點,諸如「旗津星空隧道」、「高雄彩 色島Burano」、「駁二藝術特區」及「衛武迷迷村」等景 點,都以彩繪為主題。林晁宇──一位來自旗后安檢所的 基層海巡人員,他除了負責每日進出港船筏安檢重要且繁 忙工作外,也計畫在海巡檢查駐地增添一方色彩,將海巡 人員及海巡艇等相關意象融入創作彩繪牆。 ▼下士林晁宇以高雄港重要設施 意象彩繪草稿情形 ▲下士林晁宇以高雄港重要設施 意象彩繪草稿情形 15 季刊│No.121 Sep. 2024

彩繪牆中元素豐富色彩鮮明,一筆一畫 勾勒出生動線條,讓觀者彷彿置身於高雄旗津 區。畫作下方描繪一艘每日進出高雄港的海岸 巡防艇,船上飄揚著國旗,象徵著海巡署守護 國家海域安全的使命任務,讓人感受其威武和 專業。畫中也包含了一些著名地標及特色,如 繁忙的高雄港貨櫃起重機處理著每日往返貨輪 上的貨櫃、高雄著名地標85大樓、高雄展覽館 以及旗津渡輪站旗鼓一號等交通建築。旗津渡 輪主要連結旗津區與鼓山之間的交通往返,不 僅是旗津區民的公共運輸渡輪,亦是遊客品嘗 海鮮美食、走訪古蹟老街的交通渡輪,不僅減 少旗津到鼓山的路程,讓交通更為便利,也帶 動整個旗津區的觀光產業。畫作下方繪有海巡 ▲旗后安檢所門口彩繪牆完成版(與彩繪者下士林晁宇 合影照片) ▲旗后安檢所門口彩繪牆(意象計有高雄85大樓、輕 軌、造船廠天車、流行音樂館、高雄展覽館、旗津 渡輪站及本署海巡艇) 人員,象徵著海巡不僅是維護海上或岸際安檢 秩序的工作,更是時時刻刻扮演著執行守護國 家這片重要領土的第一道防線任務,不僅增進 團隊向心力,也創立新景點。 身為海巡人員的下士林晁宇運用自學繪畫 專長,在高雄港重要執檢地點,利用工作之餘 完成了精美彩繪牆,不僅可以欣賞獨特的藝術 創作,更能深入了解高雄港風景及海巡人員的 工作特色。這些彩繪牆不僅美麗,更蘊含著深 厚文化底蘊。透過彩繪作品中細節,可感受到 高雄港獨特韻味,彷彿也能聽到海風吟唱和浪 濤悸動。融入海巡工作的元素更讓這些作品更 加生動有趣,讓觀者能夠一窺海巡人員,在這 片海域上的辛勤付出和勇敢守護保家衛國的那 一面。 (本文作者目前任職於南部分署第五岸巡隊) 16 季刊 蔚海焦點視界 Coast Guard Administration Ocean Affairs Council

文、圖|邱瑞讀 壹、前言 全球各地天氣永遠都是變化多端,但是氣 候變遷使得這些變化更加極端,極端氣候不僅 對我們的生活帶來影響,也對本署勤務執行帶 來挑戰,包括如何適應及應對已經來臨的極端 氣候事件。 本文綜整近年全球發生極端氣候事件與概 況,並研究我國可能發生極端氣候型態,歸納 極端氣候對海巡岸際勤務執行影響因素,並提 出安全注意事項及應處作為,以維同仁執勤人 裝安全。 ▲六種不同極端天氣災害態樣:高溫(熱浪)、洪災(暴雨)、乾旱、野火、熱帶氣旋及低溫 極端氣候對海巡署岸際 勤務 之 影響及防範作為 17 季刊│No.121 Sep. 2024

貳、近年全球發生極端氣候事件概況 根據於荷蘭出版的「環境研究」期刊 (「ENVIRONMENTAL RESEARCH」)所 發表「Extreme weather impacts of climate change: an attribution perspective」1文章研 究結果顯示,氣候變遷會產生極端氣候,並導 致六種不同極端天氣災害事件,即「高溫(熱 浪)、洪災(暴雨)、乾旱、野火、熱帶氣旋 及低溫」。 一、高溫(熱浪) 氣候變遷引起最顯著的變化是極端炎熱及 寒冷的速率和強度,極端高溫正在增加,給世 界各地帶來可怕的後果;在2021年IPCC2報告 明確指出,各大洲的平均高溫和極端高溫正在 增加,這源於人為造成的氣候變遷。 二、洪災(暴雨) 洪災是極端降雨量對人類社會影響的一個 主要來源,由於氣候變遷對降雨的影響,越來 越多的洪水變得更加嚴重,其他複合風險也與 洪水有關。例如,由於風暴潮和海平面上升, 地勢低窪的沿海地區越來越多地受到海平面升 高影響,再加上極端降雨,使得海水倒灌或沿 海淹水範圍加大,加劇洪水災害。 三、乾旱 根據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統計,全 球年均溫自1980年起就呈現持續上升趨勢, 2011年至2020年更是歷史上平均最暖的十 年3,在全球暖化的背景下,全球的降雨特性 發生很大改變,除了劇烈降雨發生頻率增加 外,也更容易歷經長時間不下雨的乾旱期,導 致「乾旱」發生,極端氣候變得再也不是百年 難得一遇的氣候現象。 四、野火 野火風險與極端高溫及乾燥高度相關,並 且在「乾季」期間最為嚴重,可使用下列各種 指標進行分類,如高溫、低濕度、缺乏降雨、 可燃物和強風。研究顯示,許多地區的野火風 險已經大幅增加,包括美國西部、阿拉斯加及 加拿大4。 五、熱帶氣旋(颱、颶風)5 熱帶氣旋經常引起洪水,包括影響沿海地 區的風暴潮,此外,氣旋產生的強風會吹倒樹 木,摧毀房屋及切斷電線,從而造成進一步的 災損。 1 Ben Clarke, Friederike Otto,Rupert Stuart-Smith, and Luke Harringtion, 〈Extreme weather impacts of climate change: an attribution perspective〉,ENVIRONMENTAL RESEARCH,2022年6月28日。 2 同註1,IPCC為「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簡稱。 3 同註1。 4 同註1。 5 中央氣象署,〈熱帶來的氣旋〉,行政院交通部,2010年7月,https://cwa.gov.tw,檢索日期:2024年2月 21日。 18 季刊 Coast Guard Administration Ocean Affairs Council CGA交流雲

6 雅虎電子報,〈十年最強寒流襲日,台灣遊客改行程避大雪〉,2023年1月25日,https:/news.yhaoo.com, 檢索日期:2024年 2月21日。 7 臺灣氣候變遷科學團隊,「氣候變遷第六次評估報告之科學重點摘錄與臺灣氣候變遷評析更新報告」,地球科學 研究推動中心ESRPC,2021年10月22日,https://pse.is/4Ugg2+,檢索日期:2024年2月21日。 六、低溫 (一) 關於「低溫」並無全球一致標準,極 端氣候事件不只有高溫及暴雨,極端 低溫也是現象之一,並且常常造成巨 大災情。 (二) 2023年初,強烈寒流及創紀錄的大雪 強襲日本,造成至少4人喪生,日本內 閣官房長官松野博一形容這是「十年一 遇」的霸王級寒流,顯見低溫帶來的巨 大影響6。 參、台灣可能發生的極端氣候事件 2021年是旱災頻傳的一年,亞洲巴基斯 坦等地均發生嚴重乾旱,臺灣也經歷近百年來 最嚴重旱災,並在極端氣候影響下,當年臺灣 同時經歷旱災及豪雨災情。爰此,本文參考多 方資料,綜整在全球氣候變遷下,台灣可能發 生的極端氣候事件,分述如下: 一、高溫 (一) 依據我國科技部與多個研究單位共同發 表之「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專門委員 會氣候變遷第六次評估報告之科學重點 摘錄與臺灣氣候變遷評析更新報告」7 指出,臺灣過去110年(自1910至2020 年)的平地年平均氣溫上升約1.6度, 且近30年增溫有加速的趨勢,依現有條 件推估於21世紀末高溫達36度以上天 數將增加約48天,意即未來氣溫將越來 越高,且高溫天數越來越多,「高溫」 變成日常生活的一大挑戰。 ▲海巡人員於烈日港口執檢及盛夏灘岸搜索 19 季刊│No.121 Sep. 2024

(二) 2023年臺灣自7月4日起進入「入夏 後最大規模」的高溫天氣,花蓮玉里 在同月5日下午1時10分測得全臺最高 溫39.1°C;臺北社子在8日11時30分 也測得38.6°C高溫,體感溫度更突破 40°C8。 二、豪雨(洪災) (一) 依據中央氣象署雨量分級可分為「大 雨」、「豪雨」、「大豪雨」及「超大 豪雨」,其中「豪雨」為24小時以上 降雨達200毫米或3小時以上降雨達100 毫米9。 (二) 2021年5月30日至6月1日,臺灣因梅雨 鋒面的劇烈對流系統移入,發生短延時 極端降雨事件,其中以臺中市、彰化縣 及南投縣降雨最為劇烈,整起事件最大 總累積雨量達404.5毫米,造成全臺59 處積淹水災情的氣候事件。 三、颱風 (一) 颱風是熱帶氣旋的一種,意指熱帶海洋 上所發生的強烈低氣壓,當熱帶氣旋接 近地面中心附近最大風速達到或超過每 秒17.2公尺(約每小時62公里)時,就 稱為颱風10。 8 同註7。 9 中央氣象署,〈臺灣的災害性天氣〉,行政院交通部,2010年7月,https://cwa.gov.tw,檢索日期:2024年2 月21日。 10 同註4。 ▲大雨與豪雨定義圖 (資料來源:水利署防災資訊服務網,〈雨量分級〉,行政院經濟部, 2015年,https://fhy.wra.gov.tw,檢索日期:2024年2月21日) 20 季刊 Coast Guard Administration Ocean Affairs Council CGA交流雲

11 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2022~2023冬季低溫寒害事件分析〉災害防救電子報第213期,2023年4月發行。 12 同註4。 13 同註6。 (二) 2021年5月31日8時,彩雲颱風 (CHOI-WAN)於菲律賓民答那峨島東 方海域形成,對臺灣南部陸地及海域威 脅遽增。中央氣象署分別於6月3日16 時及23時30分發布海上及陸上颱風警 報;警報期間彩雲颱風持續提供水氣, 使全臺各地午後發生劇烈降雨,大臺北 及南投地區皆出現時雨量超過100毫米 的極端降雨,短時間的強降雨造成雙北 地區541處積淹水災情。 四、低溫(寒流) (一) 低溫氣候現象,我們通常稱之為「寒 流」,冬季(12月至隔年2月)寒流是 東亞地區最主要的致災性天氣,寒流係 指高緯度西伯利亞冷高壓,將來自極地 強烈冷空氣傳送至低緯度地區,造成大 範圍區域內產生急遽降溫的現象11。 (二) 目前中央氣象署在預報作業上對寒流採 用的定義,是以臺北站觀測到當日最低 氣溫做為天氣系統的認定,當氣溫低於 「10度」以下,相關氣象預報將視為達 到「寒流」等級。 氣溫與氣象用語對照表 氣溫 用語 14°C以上 東北季風 12-14°C 大陸冷氣團 10-12°C 強烈大陸冷氣團 10°C以下 寒流 (三) 根據中央氣象署網站資料,有關「低 溫」氣象用語臚列如下表12: (四) 一般而言,寒流發生時,臺灣會出現地 面氣壓上升、溫度驟降及風速增強的特 徵,不僅威脅人民生命安全,更容易造 成嚴重的農林漁牧業災損。以2016年1 月強烈寒流事件為例,全臺各地經歷62 小時低溫影響,產生農林漁牧業及民間 損失超過108億元13。 肆、極端氣候事件對海巡勤務執行影響 綜觀前述近年全球及我國發生極端氣候事 件及概況,本文以「岸際勤務」為例,結合極 端氣候事件,臚列說明對我海巡勤務執行影響 21 季刊│No.121 Sep. 2024

一、高溫 (一) 最近30年內,臺灣的平均氣溫以每10 年上升攝氏0.18度的速度增加,2021 年3月30日更是高溫燈號最早發布的一 次;隨著天氣日益炎熱,因熱傷害而就 診的民眾數量也大幅增加,根據衛生福 利部國民健康署統計,2020年有2,763 人次曾因熱傷害而就診,10年間成長 85.8%14。 (二) 我海巡人員頭頂艷陽於岸際、港口執 勤,常常須忍受高溫襲擊,高溫導致人 體變熱,血管會擴張,可能導致低血 壓;心臟將血液輸送到全身,造成腳 腫或起痱子等輕微症狀,與此同時, 14 行政院「極端高溫災害衝擊對策研討會」大會手冊,2023年5月22日,https://cdprc.ey.gov.tw,檢索日期: 2024年2月21日。 15 國民健康署,〈熱傷害的種類,有什麼症狀?〉,行政院衛生福利部,2021年6月10日,https://pse.is/4xjcgd, 檢索日期:2024年2月21日。 16 同註4。 氣溫與氣象用語對照表 區分 雨量 警戒事項 大雨 80mm/24h以上 或 40 mm/h以上 山區:可能發生山洪暴發、落石、坍方。 平地:排水差或低 地區易發生積淹水。 雨區:強陣風、雷擊。 豪雨 200mm/24h以上 或 100 mm/3h以上 山區:山洪暴發、落石、坍方、土石流。 平地:易發生積淹水。 雨區:強陣風、雷擊、冰雹。 大豪雨 350mm/24h以上 或 200 mm/3h以上 山區:山洪暴發、落石、坍方、土石流、崩塌。 平地:積淹水面積擴大、河川中下游慎防河水溢淹。 雨區:強陣風、雷擊、冰雹。 超大豪雨 500mm/24h以上 山區:大規模山洪暴發、落石、坍方、土石流、崩塌。 平地:易有大範圍積淹水。 雨區:強陣風、雷擊、冰雹。 出汗還會導致體液和鹽分流失,再加 上血壓降低,就會引起熱衰竭(heat exhaustion),出現頭暈、噁心、昏 厥、意識模糊、肌肉痙攣、大量出汗及 疲倦等症狀,如果血壓過低,更加增加 心臟病發作風險15。 (三)豪雨(洪災) 1. 臺灣地區地狹人稠、長年多雨,劇烈的 雨勢常常會造成嚴重的生命財產損失, 短或長延時強降雨可能帶來道路積水、 行動(車)危安、山洪爆發及河川溢水 等,依中央氣象署網頁資訊16,雨量分 級和警戒事項之關聯如下表所示: 22 季刊 Coast Guard Administration Ocean Affairs Council CGA交流雲

17 同註4。 18 明報健康網〈認識低溫症〉,養和醫院,2022年12月16日,https://health.mingpao.com,檢索日期:2024 年 2月21日。 2. 由上表可知,我海巡人員於岸際或港區 執勤時,若遭遇大雨等級以上雨勢,則 易遇有強陣風、雷擊及積淹水影響執勤 安全,故各基層單位應隨時掌握中央氣 象署天氣預報,妥慎做好勤務規劃,注 意各項可能發生之危險,如天雨路滑造 成人裝港區落海、岸際側風強大造成影 響行車安全及船舶航安、長時降雨造成 車輛(裝備)故障、雨勢過大造成駐地 積淹水須實施撤勤(裝)等,並提前做 好防災準備與應變措施,以降低豪雨帶 來的影響。 二、颱風 (一) 颱風會帶來強風及暴雨,並且造成風 災、大(豪)雨、淹水、土石流、山崩 及可能引發海水倒灌等災情。 (二) 我海巡人員於颱風前須進行防颱措施及 岸際人車勸離,颱風期間辦理各項因應 作為、勤務及裝備撤離作業,颱風過後 辦理各項災後復原工作。 三、低溫 (一) 台灣冬季受到寒流或冷氣團影響會使氣 溫下降,當平地氣溫降至10度以下即稱 為「低溫」17。 (二) 人體的正常體溫約攝氏37度,如果低 於攝氏35度即為低溫症。當一個人感 到寒冷時,正常情况下會不自覺地「打 冷顫」,肌肉會收縮並製造熱能,同時 表層的微細血管會收縮減慢散熱,由於 長者、新陳代謝較慢或血糖低的人士或 服用精神科藥物病人等體溫調節機能較 差,較容易出現低溫症18。 ▲海巡人員於颱風期間管制岸際人車及勸離作業 23 季刊│No.121 Sep. 2024

(三) 低溫症患者初期會神智不清、說話含 糊、不受控地震顫,甚至會做一些不合 情理的行為,例如在寒冷天氣下脫去外 衣。如果未能及時處理,患者的體溫可 能會下降至攝氏32度以下,此時身體肌 肉會繃緊、瞳孔放大,將會進入僵凍狀 態,嚴重者甚至會死亡19。 (四) 海巡單位多位於郊區空曠或沿海地帶, 因冷空氣直接侵襲或輻射冷卻效應影 響,氣溫會降得比其他地區更低,更易 有較長時間處於10度以下,因此更應做 好禦寒措施,確保個人健康。 伍、岸際勤務安全注意事項及應處作為 綜合前述極端氣候事件對海巡勤務執行影 響,對於「岸際勤務」,提出安全注意事項及 應處作為如下: 19 同註13。 一、高溫 (一) 於炎熱高溫氣候下(黃燈以上)執行岸 際勤務,應注意水分補充與通風散熱措 施,避免產生熱傷害等症狀。 (二) 人員執行裝備保養或從事訓練時,避免 於正午等高溫炎熱且紫外線強烈等時 段,作好相關防曬措施。 (三) 無論於室內、外隨時補充水分,若出現 輕微噁心、頭暈、頭痛、耳鳴、全身無 力等徵兆,立即停止工作,並至通風、 陰涼處,利用冰塊等降溫措施,以有效 避免熱傷害。 (四) 若遇同仁發生「熱衰竭」等熱傷害症 狀,請以「蔭涼、脫衣、散熱、喝水及 送醫」等五步驟,緩解症狀後,儘速後 送醫療院所處置。 ▲海巡人員於冬夜救生救難及空曠岸際執勤 24 季刊 Coast Guard Administration Ocean Affairs Council CGA交流雲

(五) 遇有高溫天候,各級幹部應視天候狀況 機動調整勤務,調整執勤人員至室內陰 涼場所備勤,以維人裝安全。 (六) 單位內各類油漆、保養(潤滑油)等易 燃物品應依相關安全規範予以保存及儲 藏於陰涼處。 (七) 隨時巡查各用電設(裝)備、電線 (纜)等是否存有漏電、老化等危安因 素,並定期檢測各類電力、電氣系統絕 緣狀況,線頭應確實進行絕緣包紮,避 免暴露。 (八) 平時定期檢查單位各項消防設(裝) 備,並實施廳舍安全防護演練,以維單 位消防安全。 二、豪雨 (一) 豪(大)雨或連續降雨可能引發道路積 水、坍方、落石、河水暴漲沖毀橋樑路 面或海水漲潮倒灌港區等,執勤人員應 注意相關氣象預報,研判轄區高危險區 域,妥適實施規劃派勤。 (二) 運輸機具以汽車為主,並應以安全時速 行駛,若需騎乘機車,應以兩人同車方 式,以維行車安全。 ▲▼豪雨導致道路涵洞積水及漁港大潮淹水 ▲熱衰竭急救五步驟 (資料來源:國民健康署,〈熱傷害自我保護懶人包〉,行政院衛生福利部, 2018年5月28日,https://pse.is/4w7z6w,檢索日期:2024年2月21日) 25 季刊│No.121 Sep. 2024

(三) 各項車輛(機車、汽車、沙灘車及行動 救援車等)出勤前應完成車燈、警示燈 (笛)、五油三水及輪胎等行車前檢 查,減速慢行,避免視線不良、天雨路 滑,影響行車安全。 (四) 位處低漥地區單位,應隨時注意雨量及 附近河海水位,架高通資電設備,必要 時實施撤勤及移置各項裝備(械彈、通 訊器材、車輛、糧秣、被服等),慎防 淹(積)水情事發生,造成災損。 (五) 守望人員注意大雨會降低海面監控能見 度,落實與雷操員核對海面目標,以免 產生勤務罅隙。 三、颱風 (一) 颱風來襲前完成防颱災害應變任務編 組,就任務分工事項妥善規劃,並完成 防颱整備檢核表。 (二) 完成儲水、屯糧、照明、門窗牢固及各 項裝備(械彈、通訊器材、車輛、糧 秣、被服遷移等)防颱措施。 ▲海巡人員執行防颱作業,堆置沙包防颱及預先疏通排水。 (三) 主動掌握中央氣象署所發布之颱風動 態,及早因應,發布海上颱風警報時, 應即召集相關人員編組運作。 (四) 颱風警報發布期間,留守人員應提高警 覺,在安全範圍內堅守崗位,做好防颱 應變整備,將損害降至最低程度。 (五) 颱風警報解除後,儘速完成各項裝備清 點檢查、測試及統計損壞情形,回報災 損狀況。 (六) 其餘事項依海巡署風災應變指導事項 辦理。 四、低溫 (一) 岸際空曠地區易有低溫情形,各級幹部 應叮囑所屬同仁加強保暖措施,添加禦 寒衣物。 (二) 同仁執勤時穿著禦寒衣物,注意頭頸部 及四肢末端的保暖,如帽子、口罩、圍 巾、手套、襪子,可以多層次穿著(例 如洋蔥式穿法),方便隨著進出室內外 及室外溫度的變化來穿脫衣物。 26 季刊 Coast Guard Administration Ocean Affairs Council CGA交流雲

(三) 遇有低溫特報,各級單位應準備熱飲驅 寒,並保持熱食供同仁食用。 (四) 同仁若有心血管患疾,務必做好保暖措 施,避免血壓升高,誘發心絞痛、心肌 梗塞或中風。 (五) 人員若有心臟病發作症狀,如胸悶、手 臂疼痛、呼吸困難、噁心、極度疲倦、 頭暈等症狀,應立即送醫診療20。 陸、結語 聯合國氣候變遷公約執行秘書 Patricia Espinosa曾表示:「新冠肺炎疫情是當今人類 面臨最緊迫的威脅,但我們不要忘記,氣候變 遷才是人類長期要面臨的最大威脅21。」 氣候變遷導致極端高溫、極端暴雨及極 端低溫等極端氣候事件,造成熱浪、乾旱、水 災、風災、寒害等災情,對海巡勤務執行形成 嚴峻的挑戰,建議海巡署各級單位應以「料敵 機先」態度應對天然災害,透過「事先預防、 事中減災、事後復原」原則,並結合轄區特性 先期預防各項災害發生,達到「減災、滅災」 目標,以維人裝安全。 20 同註13。 21 Greenpeace綠色和平,〈極端氣候有哪些?熱浪、林火、乾旱、暴雨、霸王級寒流,成為未來的新日常?〉, Greenpeace綠色和平網站,2021年8月17日,https://greenpeace.org,檢索日期:2024年 2月19日。 ▲海巡人員冬夜執勤添加禦寒衣物 27 季刊│No.121 Sep. 2024

文|黃永傳、韋雅君 壹、前言 海洋委員會海巡署(以下簡稱本署)張 署長於本(113)年5月21日於期許與互勉同 仁時,論及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未來本 署將藉由旋翼型無人機(UAV)之機動性與速 度,大大彌補船艦之不足,將是我們對應海上 衝突之蒐證與執法利器(張忠龍,民113)。 本署主計室(以下簡稱本室)鑑於本署負有國 安、治安、平安任務,並具有經略海洋政策目 標,向來亦以健全會計業務,靈活運用預算為 願景,戮力協助本署達成各項任務與目標。 近年來,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 蓬勃發展,科技技術日新月異,藉助科技產品 有助於本署海上救難及執法之成效。因此,本 文旨在本著超前部署理念及善用法令規定,研 擬以融資租賃(financial lease,註1)方式籌 編年度預算之範例,使有限預算資源發揮最大 效用,並敘述相關帳務處理釋例,供本署同仁 參酌,俾使推動歲計會計業務更臻順遂。 貳、主要相關法令規定 政府會計領域之文獻大多論述融資租賃會 計事務處理方式,鮮有述及單位預算或單位預 算之分預算公務機關(以下簡稱機關)如何以 繼續經費方式編造融資租賃年度預算。因此, 茲將依本署業務屬性,將與籌編融資租賃預 算、辦理歲出保留及會計事務處理相關法令規 定,摘述如次: 探討機關籌編融資租賃 預算方式及帳務處理釋例 28 季刊 Coast Guard Administration Ocean Affairs Council CGA交流雲

一、預算法 (一) 第5條略以:繼續經費,依設定之條件 或期限,分期繼續支用。 (二) 第39條:繼續經費預算之編製,應列 明全部計畫之內容、經費總額、執行期 間及各年度之分配額,依各年度之分配 額,編列各該年度預算。 (三) 第72條略以:會計年度結束後,各機關 未經使用經費,應即停止使用。但已發 生而尚未清償之債務或契約責任部分, 經核准者,得轉入下年度列為以前年度 應付款或保留數準備。 (四) 第76條:繼續經費之按年分配額,在一 會計年度結束後,未經使用部分,得轉 入下年度支用之。 二、 各機關單位預算執行要點(行政院111 年12月14日院授主預字第1110103896 號函修正) 第36點略以:會計年度終了後,各機關就 已發生尚未清償之債務或契約責任應填具保留 數額表,檢附證明文件,於一月底前陳報主管 機關核轉行政院。 三、 政府會計準則公報第四號「政府固定 資產之會計處理」 第二段(三):承租人之融資租賃,係指 符合下列條件之一者: 1. 租賃期間屆滿時,租賃物所有權無條件 移轉予承租人。 2. 承租人享有優惠承購權。 3. 租賃期間達租賃物經濟年限之主要部分。 4. 租賃開始時各期租金給付總額及優惠承 購價格或保證殘值所計算之現值總額, 達到租賃資產幾乎所有公允價值。 5. 該租賃資產因具相當之特殊性,以致僅 承租人無須重大修改即可使用。 四、 政府會計準則公報第六號「政府長期 負債之會計處理」 第六段:融資租賃負債於發生時,應按各 期租金給付總額(減除應由出租人負擔之履約 成本)及租期屆滿優惠承購價格(或承租人保 證殘值)之現值總額,或租賃開始日該資產之 公允價值孰低者入帳。每期支付之租賃款,應 將當期應攤銷之融資租賃負債沖減之。 前項當期應攤銷之融資租賃負債,係指 當期償付之融資租賃款,減除利息支出後之餘 額。其中利息支出,係按期初融資租賃負債, 乘以有效利率而得。 參、擬議編造預算範例 本署組織法第2條明定,本署掌管有關海 洋權益維護、海事安全維護、查緝走私、防止 非法入出國及其他犯罪調查事項。涉及國安、 治安、平安及資安事項,因此,必須擁有最新 穎科技設備,始能達成事半功倍之效。本署 及8分署1中心(以下簡稱本署及所屬)按此 特性,依循總預算編製作業手冊規定審慎籌 編n年度單位預算案。其中甲、乙、丙、丁分 署共同需求D設備,各2件,每件估需5,000萬 元,計4億元;及其他E項目,各2項,估計每 項每年100萬元,4年計3,200萬元,合計4億 3,200萬元。經考量上述4個分署業務屬性及 科技產品日新月異特性,本著與時俱進思維, 參酌環境部於113年6月17日以環部循字第 1136112082號函訂頒「循環採購指南—公部 門採購產品服務化」,以租代買共享經濟等循 環採購實務案例(環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民 113a),預計租賃D設備,為期4年,每年初須 給付租金每件1,065萬元,8件4年租金共計3億 29 季刊│No.121 Sep. 2024

4,080萬元。依據行政院重要社會發展計畫先 期作業實施要點,並參照立法院審議113年度 中央政府總預算案通案決議第11項,擬具屬繼 續經費之G計畫陳報主管機關海洋委員會核轉 行政院。同時,為使有限預算資源更具靈活運 用彈性,於G計畫中再敘明依專款專用原則, D設備及E項目編列預算數可覈實相互勻用, 俟行政院核定後,據以編列n年度至n+3年度 所需預算額度,並執行預算。 本擬議範例既屬預算法第5條所定繼續經 費,復依預算法第39條規定,必須列明下列事 項,始足以表達G計畫實況。 一、 計畫內容:摘述行政院於n-1年度核定G 計畫內容。 二、 經費總額:融資租賃D設備,每件每年 租金1,065萬元,8件4年,計3億4,080 萬元;及其他E項目,每項每年所需預算 100萬元,8項4年,計3,200萬元,共計3 億7,280萬元。 三、執行期間:n年度至n+3年度。 四、 各年度分配額:每1年度各需9,320萬元。 基上,本署n年度為因應G計畫之需,依 行政院核定各年度分配額,須匡列8,520萬元 與800萬元,分別租賃D設備及辦理E項目所需 預算,以符上述4分署之需。 肆、範例會計事務處理 茲參酌本署及所屬往昔歲計會計作業,為 使融資租賃會計事務處理簡明易懂,以期達成 相互切磋,互有所長之目的。僅研析租賃D設 備之會計作業,至E項目則依循業務支出或增 置固定資產交易事項辦理。經參酌可能面臨實 務狀況擬議情境如次: 一、 本署依政府採購法辦理租賃D設備,由F 廠商得標,並獲悉D設備每件現金價格 5,000萬元,8件計4億元,經濟年限5年。 二、租賃契約條文略以: (一) 租賃期間為n年1月1日至n+3年12月31 日,共計4年。 (二) 每年1月1日給付全年租金1,050萬元, 8件計8,400萬元,4年共計3億3,600 萬元。 (三) n+3年12月31日租賃期間結束,D設備 歸還F廠商,不具優惠承購權,亦無保 證殘值。 基上,依擬議情境研析會計事務處理如次: 一、 首先,按契約條文租賃期間為4年,已達 D設備經濟年限5年之80%,依政府會計 準則公報第四號「政府固定資產之會計處 理」第二段(三)3. 租賃期間達租賃物經 濟年限之主要部分,故核屬融資租賃。 二、 其次,核算給付各年租金總額現值之有效 利率(i),囿於中央政府財務融資調度 統一由財政部辦理,機關不得舉債以執行 預算,故不若作業基金、營業基金分別依 企業會計準則公報第二十號「租賃」及 國際財務報導準則公報(IFRSs)第十六 號「租賃」規定,存有為購買D設備而舉 債,據以估算承租人增額借款利率(the lessee’s incremental borrowing rate of interest)。同時,亦難獲悉F廠商之租 賃隱含利率(the interest rate implicit in 30 季刊 Coast Guard Administration Ocean Affairs Council CGA交流雲

the lease),即為廠商投資D設備之報酬 率,且無法評估n+3年12月31日租賃期間 結束,D設備之公允價值。因此,在行政 院主計總處(以下簡稱主計總處)依權責 尚未函示機關辦理融資租賃,按政府會計 準則公報第六號「政府長期負債之會計處 理」如何估算有效利率(i)之方法前, 參採政府會計準則公報第四號「政府固定 資產之會計處理」第六段略以,以融資 租賃取得固定資產應按給付租賃總額之現 值,或租賃開始日該資產公允價值之孰低 者為入帳金額之規定,擬暫以租賃D設備 一件,每年租金1,050萬元,按經濟年限5 年伸算給付租金總額為5,250萬元,據以 核算有效利率(i)如次。嗣後再配合主 計總處函示作調整。 5,000 = k=0 4∑ 1,050 (1 + i)k K屬於整數。 經採試誤法及插補法求得有效利率(i) 為2.5%。 三、最後,列示會計分錄釋例 為求簡明易懂,因此,以租賃D設備一件為例,依中央政府普通公務單位會計制度之一致 規定附錄四交易事項分錄釋例列示分錄如次: (一)租賃開始日(註2): 租賃資產 40,488,000 應付租賃款 40 ,488,000 (二)給付各年租賃款: n.1. 1 n+1.1. 1 n+2. 1.1 n+3. 1.1 應付租賃款 10,500,000 10,500,000 10,500,000 10,500,000 公庫撥入數 10,500,000 10,500,000 10,500,000 10,500,000 (三)年終調整其他利息(同註2): n.12.31 n+1.12.31 n+2.12.31 其他利息 749,700 505,943 256,357 應付租賃款 749,700 505,943 256,357 (四)租賃期間提列折舊費用(註3): n.12.31 n+1. 12.31 n+2. 12.31 n+3. 12.31 固定資產折舊 10,122,000 10,122,000 10,122,000 10,122,000 累計折舊 10,122,000 10,122,000 10,122,000 10,122,000 ─租賃資產 31 季刊│No.121 Sep. 2024

RkJQdWJsaXNoZXIy MTYzMD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