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巡季刊第122期

季刊 整齊,並且針對葉根(Blade Roots)、葉 面(Blade Surface)、葉緣表面(Edge Surface),依序進行探傷作業,確認表面 空蝕17(Cavitation),與裂縫(Crack)情 況,適時進行銲補(Welding Repair)與打磨 (Grinding),避免表面腐蝕情形,持續深入 伸展,產生嚴重裂紋現象。然而有時因為長期 切割水流運轉,或不慎碰撞到異物,雖外觀目 視不出來,葉根內部卻因應力作用,遂發生裂 紋或損傷情形。 五、軸承間隙 在艉軸內,A型軸架(A Strut)內,與I型 軸架(I Strut)內等,艉軸軸承(Bearings) 構造型式通常是不同的(請參看圖八所示), 倘若未進行抽軸(Draw Shaft)作業,確實難 以測量其間隙厚度,並且予以適時更換之。假 若其磨損程度超過設計規範基準,將會造成甩 軸(Swinging),或偏磨(Eccentric Wear) 現象,若再不即時進行更換作業,終將造成大 軸損傷,或艉軸管(Stern Tube)破損,至於 大軸重行製造,待料曠日廢時,亦需支付高額 昂貴費用。 對於I 型軸架與A型軸架等軸承間隙 (Bearing Clearance),還有艉軸軸承厚度 (Thickness)等,驗船師勢必進行詳細檢驗 與測量作業,其目的即是確保間隙在原廠規 定,或法規規定的規範基準內,確保大軸與艉 軸運轉作業可以順暢自如,進而確保船舶航海 安全無虞。 六、可變螺距系統 大軸結構內部係為中空的,其內部槽管 正是「可變螺距螺槳18」(Controllable Pitch Propeller)系統的油壓管路與油管(請參看 圖九與圖十等所示)。倘若未進行艉軸檢驗作 ▲圖八 A架/I架軸承間隙測量 17 空蝕現象,又譯氣穴現象、氣蝕現象或空洞現象,指的是在流動的液體中氣相的空穴。 18 在船舶推進中,變距螺旋槳是一種帶有槳葉的螺旋槳,槳葉可繞其長軸旋轉,以改變螺距。可逆式螺旋槳(螺距 可設為負值的螺旋槳)也可產生反向推力,用於制動,或向後倒退,而無需更改軸的旋轉方向。可在整個轉速範 圍和負載條件下,可控螺距螺旋槳保持高效,因為其螺距將改變,以吸收主機,能夠產生的最大功率。 ▲圖九 大軸內可變螺距油壓管 ▲圖十 大軸內可變螺距油壓管 30 Coast Guard Administration Ocean Affairs Council CGA交流雲

RkJQdWJsaXNoZXIy MTYzMD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