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中共南海「海軍、海警、海上民兵」 混合威脅 除了軍事演習外,中共在南海對他國的灰 色地帶手段運用,包括派遣軍艦巡邏爭議島礁 周邊海域、部署海警船進行維權任務、以及運 用漁船與漁民作為海上民兵執行特定任務8, 中共為南海聲索國之一,藉由「海軍、海警、 海上民兵」混合威脅及挑釁行為下,企圖影響 他國於南海戰略(島鏈)及主權主張與法理正 當性(民主鏈)9。 四、中共灰色地帶戰略對我國衝擊影響 (一)將臺海問題內政化 中共透過各式聯合軍事演習,逐步建立 「臺海屬於中國內海、北京擁有控制 權」之意象,意在削弱臺灣主權能見 度,模糊國際對臺海現狀認知,將臺海 問題轉為「內政事務」,以削弱國際社 會對臺支持之正當性,反制他國干預。 8 郁瑞麟,〈我國海上作戰發展趨勢與展望:整合性聯合制海〉,《國防雜誌》,第37卷第 1 期,2022 年3月, 頁66。 9 蔡榮祥,〈中國崛起與南海衝突:臺灣在亞太秩序中之戰略影響〉,《遠景基金會季刊》,第 19 卷第1期, 2018年1月,頁25-33。 表2 三線類型 定義 具體手段 對應概念 領海線 1994年《聯合國海洋法公 約》生效實施後,各國可 以伸張基線以外延伸12浬 水域為領海。 2022年環臺軍演宣布6個演習區,其中2處(基 隆及高雄)區域涵蓋範圍內(軍艦、戰機或飛 彈均未進入),意味我國劃定的「領海線」, 在中共軍事行動中可能不受此限制。 島鏈 能源生命線 當臺灣周遭海域遭封鎖 後,所能運用的能源安全 儲存量。 2022年8月4日至7日共軍為期3天環臺演習, 該演習設定時間之所以為3天,可能係因考量 臺灣的油氣儲量約可使用7天到10天,補給頻 率則是3天到4天一次,如在戰時加大封鎖,將 對臺灣能源補給產生重大威脅。 供應鏈 海峽中線 自臺海兩岸分治以來,國 共雙方基本上遵循中線原 則,但由於未有明文協 議,中線原則僅僅是一種 政治默契,缺乏具有強制 力的約束。 以往共軍即使穿越海峽中線,為維持臺海和平 穩定,絕大部分是在臺灣西南海域,在海峽中 部、北部的行動並不多見,但在2022年環臺軍 演中,共軍機艦大舉越過中部、北部海域,至 此穿越海峽中線成為常態。 民主鏈 表2資料來源:楊宗新,〈共軍對臺軍演展現之封鎖意圖研析〉,《空軍學術雙月刊》,第692期, 2023年2月,頁58-59。 33 季刊│No.124 Jun. 2025
RkJQdWJsaXNoZXIy MTYzMDc=